我院学生组队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主题为“红色文化代代传,中国梦里传青春,陶大信息在红安”。
7月11日上午,实践队包括指导老师在内的10名队员,在红安县城关镇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前往抗美援朝老战士袁先仁老人家中,拜访这位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耄耋老人。在去拜访老人的途中,城关镇政府工作人员初步的向同学们介绍了老人的传奇一生和老人在抗美援朝时期的一些英雄事迹,以及老人复员返乡后在家乡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并说道“老人是城关镇的骄傲,也是红安人民的骄傲,他所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10点30分,车子抵达老人家门口,刚下车,一位和蔼高大的老人亲切的走了过来,和实践队的同学们一一握手表示欢迎。在老人家中,同学们采访了这位传奇老人。
今年83岁的袁先仁老人是住在红安县城关镇店门村的一位老党员,一头白发的他充满着革命情怀,袁先仁老人是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一岁时母亲离开家,六岁那年父亲不幸离世,此后便和仅大他八岁的姐姐相依为命。由于战争的侵害,国家的需要,16岁那年,老人瞒着亲人走上了抗美援朝的前线,打开了老人传奇一生的大门。在和老人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老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因为敌人炮火太猛,敌我双方的装备差距悬殊,老人不幸负伤,导致骨头开裂,至今老人的手臂上还有一道明显的伤疤。抗美援朝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轰动世界的支援战役,这场战役我国共调派80万志愿军前赴朝鲜战场,14万中华儿女长眠在异国他乡。战役是艰苦的,是残酷的,回想起当年的情景,老人的情绪依旧无法平静。“我就是要让美国鬼子滚回老家”是老人坚持抗战,不畏强敌信念。
老人复员后,在当地村委任职整整30年,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老人,我们还拜访了老人的儿媳,老人儿媳说:“我公公是一位非常和蔼的老人,他从来不会麻烦我们,什么事情都是亲力亲为,现在他还是亲自照顾自己身有病痛的妻子,他从不向组织提要求,而且经常把自己的津贴捐助给贫困的人,对晚辈总是言传身教,谆谆教导,要爱国爱党爱人民,更要爱这个社会”。她还说老人经常义务给红安各地政府部门、基层干部、学校等开设讲座,为的就是可以告诉更多的人,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最后老人用了两个字总结了他的一生,一个是红色的红,一个是不忘初心的心。老人说,红色是他一生的信仰,不忘初心则是自己永久的精神支柱,老人教导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生活,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下午2点30分,实践队员在简单的休息之后,来到了我党和国家主要缔造者之一,董必武主席的故居瞻仰参观,在他的故居中,偶遇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实践队,同学们和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实践队带着对董老一生的敬仰和党和国家建设初期历史的好奇,共同参观和瞻仰了主席的故居,卧室和书房中简单的陈设是对董主席朴实的生活无声的诉说。在董必武故居纪念馆内,“董老给堂弟的信”,“董老参加旧金山会议时的账单”等展品和文字介绍了主席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有一种无声而又强劲的力量在激发我们内心的爱国情怀。
实践过程尽管辛苦,但是同学们总会在感受这种文化气息后又精神焕发,那些鲜活的文字,厚重的革命文物就像一道无形的光芒在照亮着大家前行的脚步。